Friday, January 7, 2011

法國玫瑰香檳包裝- Heidsieck Rosé Sauvage Champagne Packaging @Sleever International, Viktor and Rolf

由於之前有稍微涉獵了些有關日本設計風格相關的文章,加上自己是亞洲人的思維和身份,對了東方(日本)設計風格鑑賞能更容易地明瞭和表達;但是對於西方國家的設計風格, 卻常會像在霧裡看花,不知覺地陷入了觀點和邏輯上的落差, 實必要有做點功課去釐清當代西方設計風格的脈絡。

【歐洲設計風格的演進歷程】

  •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二十世紀80年代)
  • 普普設計運動(Pop)(1955-1975年)
  • 流線型設計運動(Streamlining)(1935-1955年)
  • 裝飾藝術運動(Art Deco)(1925-1939年)
  • 現代主義與國際主義(Modernism & International Look)(二十世紀20年代)
  • 機器美學運動(Arts &Technics )( 1900-1930年)
  • 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1890-1905年1880- 1910年)
  • 美術與工藝運動(Arts & Crafts)(1850-1900年)
  • 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18世紀中-19世紀初)
  • 洛可可風格(Rococo)(18-19世紀中期)
  • 巴洛克風格(Baroque)(17-18世紀初)
  •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14-16世紀 )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註:歐美當代設計的主流)

後現代主義主要是從形式上對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進行修正。狹義的後現代主義設計指的是在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設計的基礎上大量利用歷史裝飾動機進行折衷主義式的裝飾的一種設計風格,這種主義九十年代初開始走向全面衰退了;廣義的後現代主義則指的是對於經典現代主義的各種批判活動,包括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等等,,目前還在進行中。

發生的重要原因是源於對現代主義及國際主義那種單調、無人情味、功能主義、減少主義的風格感到厭倦,人們開始追求更加富於人情的、裝飾的、變化的、個人的、傳統的、表現的形式。

現代主義則高度強調裝飾性,他們特別從歷史中吸取裝飾營養,採用的對象有各種各樣的歷史風格,從哥德到巴洛克,從古典到文藝復興,無所不包。在現代主義設計的構造基礎上,對歷史風格採用抽出、混合、拼接等折衷處理方法

娛樂特點是後現代主義非常典型的特徵大部分後現代主義的設計作品都具有戲謔、調侃的色彩,反映了經過幾十年嚴肅、冷漠的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後,人們希望從新裝飾細節達到設計上的寬鬆和舒展。

長期以來,強調明確、高度理性化是現代主義、國際主義一貫作風。人們對此過於理性畫的傾向感到厭倦,期待在設計上有更多非理性部分,因此,細節上的含糊性是自然的結果。

六十年代以後的設計運動基本都是對現代主義的反應:不是對現代主義的否定,就是對現代主義的重新詮釋。

(以上資料載自網路 yam天空部落格)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owered By Blogger